西

退

宿

西
驿
山水
离别
写景
田园
地点
赞颂
山水场景
记行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由夷陵前往水西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沿途的行旅生活。首句“至喜亭前晓雾迷”便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晨雾缭绕,使得至喜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诗意。接着,“橹声离岸眩东西”,随着划桨之声,船只缓缓驶离岸边,东西方向的景色在雾气中显得格外迷人。“疑游神女行云峡,忽到姜诗跃鲤溪。”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神女的传说与姜诗跃鲤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诗人仿佛在神女的云间峡谷中游历,又突然来到了姜诗跃鲤的溪流旁,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一同经历了这段奇幻之旅。“午饭驿亭同蓐食,夜眠村店类鸡栖。”描述了旅途中的日常,中午在驿站简单用餐,夜晚则在乡村客栈休息,生活虽简朴却充满真实感。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最后,“眼中四面青山好,从此登天路不低。”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信心。四面环绕的青山不仅为旅途增添了美丽风景,也象征着诗人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与勇气。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描绘,也有对生活细节的真实记录,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旅途生活的独特感悟。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