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十
贱
辰
志
感
(
其
一
)
裘
马
交
游
半
五
陵
,
归
来
贫
与
病
相
仍
。
谁
怜
径
路
无
媒
客
,
不
赴
公
车
有
道
征
。
日
落
枫
江
垂
钓
艇
,
岁
寒
茅
屋
读
书
声
。
回
看
鼎
俎
皆
朝
士
,
独
羡
鸿
飞
此
避
矰
。
怀古
抒情
写景
读书
情感
秋节
冬日
写鸟
大雁
忧民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四十岁时的感慨,通过对比自身境遇与他人形成鲜明的反差,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裘马交游半五陵,归来贫与病相仍。”描述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结交的朋友多是权贵之流,然而当他归家时,却只能面对贫穷与疾病的双重困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荣华与内心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颔联“谁怜径路无媒客,不赴公车有道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感叹于自己没有机会通过正当途径改变现状,如同无人引荐的客人无法进入高门大宅。这里的“无媒客”形象地表达了在社会上缺乏助力、难以获得晋升机会的困境,“不赴公车”则暗指没有机会参加选拔官员的重要考试,即科举考试,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命运的无助和无奈。颈联“日落枫江垂钓艇,岁寒茅屋读书声。”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日落时分,枫江边停泊着垂钓的小船,茅屋里传来读书的声音。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充满求知欲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自我追求的精神。尾联“回看鼎俎皆朝士,独羡鸿飞此避矰。”以“鼎俎皆朝士”比喻那些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的人,而“独羡鸿飞此避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不受束缚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使用了“鸿飞”这一意象,象征着自由与逃避束缚,与前文的“垂钓艇”和“读书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既有现实困境又有理想追求的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