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花
菊花
咏物
情感
自然景观
秋天
独自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高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首句“露叶霜枝矮作团”,以“露叶”和“霜枝”点明了季节特征,暗示秋天的到来。露水滋润着叶子,霜覆盖在枝条上,整个画面显得清新而冷寂。“矮作团”则形象地描绘出菊花低矮的姿态,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团团小火苗,在寒风中顽强绽放。次句“淡黄残绿故瓓珊”,进一步刻画了菊花的颜色与形态。淡黄色的花瓣与残留的绿色叶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的“瓓珊”形容花朵摇曳生姿,既表现了菊花在微风中的轻盈舞动,也暗示了它们虽身处秋末冬初的严寒之中,却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第三句“柴门尽日无人到”,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柴门象征着隐居或简朴的生活状态,而“尽日无人到”则强调了这种环境的宁静与孤独。这样的场景为菊花的生长提供了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让它们得以自在地生长,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一句“独自栽花独自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欣赏之情。在这里,“独自”二字不仅强调了菊花的独立与自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超脱。他选择与菊花为伴,独自欣赏其美,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秋日中的独特风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和审美情趣。

潘牥

87首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