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南
语
旱
不
苦
,
祷
而
雨
。
雨
不
愁
,
公
出
游
。
民谣
写雨
忧民
自然
民间传唱
译文
天旱无需忧,祈雨即降甘露。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事和谐相处的情景。"旱不苦,祷而雨"表达了在干旱之时,人们通过祈祷得到及时降临的甘霖,从而解除了旱灾带来的痛苦。这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同时也表现了农业社会对天气变化的敏感。"雨不愁,公出游"则描写在雨过天晴之后,官员(或尊者)外出游历,这既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景象,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与欣赏。从艺术表现来看,诗句简洁明快,每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通过对比和转换,生动地表达了天气变化带给人们情绪的波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整体上,这两句诗既有着实录写景之笔法,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境美学表达。
猜您喜欢
避地惠阳鼓峰用徐心远韵
宋·赵必?
收拾当年破敕黄,山中蕙帐梦魂香。风供松叶暖茶灶,云卧茆窗冻笔床。一雨鸣蛙乱深夜,数声啼鸟怨斜阳。风尘浩荡愁如海,怎得中山醉酒方。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谢石林
明·钟梁
病夫欲赴东林会,黄牍青秧已届期。佞佛岂嫌蔬供薄,逃名虚受野云知。泥深仄径青蓑冷,雨锁平桥钓艇迟。为报忧时社中客,县官今幸少鞭笞。
南风歌
先秦·无名氏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老乞翁
明末清初·卢若腾
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倍.....
春雨叹
明·蔡学用
去年暑旱无片云,千亩百亩如火焚。今年水涝渍行骭,小麦大麦皆泥烂。君不见一年两税相轮回,大男应丁小男催。于戏春雨胡不作秋霖,天令如此悲人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