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居
诗
二
十
四
首
(
其
十
四
)
岚
嫩
风
轻
似
碧
纱
,
雪
楼
金
像
隔
烟
霞
。
葛
苞
玉
粉
生
香
垄
,
菌
簇
银
钉
满
净
楂
。
举
世
只
知
嗟
逝
水
,
无
人
微
解
悟
空
花
。
可
怜
扰
扰
尘
埃
里
,
双
鬓
如
银
事
似
麻
。
写景
田园
哲理
怀古
写山
叹世
抒怀
情感
节气
时间
译文
山岚轻柔如绿色薄纱,雪楼中的金佛在烟霞中若隐若现。
葛根的花朵洁白如玉,散发着香气,生长在洁净的土地上,银色的蘑菇群聚如钉,点缀其间。
世人只感叹时光如流水般流逝,却无人能领悟虚幻的美如空花。
在这纷扰的尘世间,双鬓已如白发,生活琐事繁多,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与独特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诗中的第一句“岚嫩风轻似碧纱”用来形容春天里细微温暖的风,如同淡绿色的薄纱,给人以柔和舒适之感。紧接着,“雪楼金像隔烟霞”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意象,仿佛诗人置身于一处超凡脱俗的地方,那里的建筑和雕像都被轻柔的云雾所笼罩。第三句“葛苞玉粉生香垄”中,“葛苞”指的是植物的嫩叶,“玉粉”则是形容花朵的洁白色泽,整句话描绘出一幅春日里植物萌生的画面,其中还带有淡淡的香气。接下来的“菌簇银钉满净楂”继续了这种细腻的景物描写,“菌簇”可能是指一种生长在树木上的菌类,而“银钉”则形容花朵的形状,整句给人一种精致和清新之感。中间两句“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怀。众人往往只关注那些明显易见的事物,如同流逝的河水,而诗人却能在平淡无奇之中发现美丽,理解那些不被世人重视的细小之事。最后两句“可怜扰扰尘埃里,双鬓如银事似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生活在尘世间、被人们所忽略的人或事物的同情与理解。其中,“双鬓如银”形容头发花白,而“事似麻”则是对复杂琐碎人间事务的比喻。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独到。
贯休
738首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猜您喜欢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宋·朱熹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登鹿门山
唐·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
匏瓜诗(其一)
元·魏初
出城十里馀,小小筑园圃。墙颓补青山,月冷杵秋黍。萧然无人来,风叶拥庭户。
即笔
宋·释绍嵩
小阁称幽隐,群峰竞秀尖。村舂雨外急,秋色望中添。世事已黄发,忘情付黑甜。从渠造物巧,未怪老夫潜。
谢石林
明·钟梁
病夫欲赴东林会,黄牍青秧已届期。佞佛岂嫌蔬供薄,逃名虚受野云知。泥深仄径青蓑冷,雨锁平桥钓艇迟。为报忧时社中客,县官今幸少鞭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