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
辰
季
夏
南
都
即
事
谁
将
大
有
卜
今
年
,
春
种
初
苗
旱
可
怜
。
受
暑
苦
焚
唯
问
马
,
从
公
弗
息
几
归
田
。
流
离
有
态
堪
图
画
,
恸
哭
无
声
到
管
弦
。
万
顷
烟
波
舟
一
叶
,
何
人
正
在
白
鸥
边
。
抒情
写景
夏景
悼亡
田园
季节变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琛在庚辰年夏季于南都所见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中通过“谁将大有卜今年”开篇,引出对今年春种之苗在干旱中的可怜景象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艰难与不确定性。接着,“受暑苦焚唯问马,从公弗息几归田”,诗人以马为喻,表达了在酷暑难耐之时,人们对于能否继续劳作的忧虑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体现了农民面对自然条件挑战时的无奈与向往。“流离有态堪图画,恸哭无声到管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流离失所的人们生活状态的凄惨,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无法通过音乐或哭泣来表达,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悲哀。最后,“万顷烟波舟一叶,何人正在白鸥边”,以广阔的水面与孤独的小舟形成对比,象征着个体在浩瀚世界中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找到心灵寄托或避风港湾的人是少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某些侧面,尤其是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平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