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离别
春天
秋天的景物
写山
情感
友情
离愁
赞颂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游归来的情景,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首联“一卷东游草,萹萹总绝尘”描绘了诗人归来的场景,仿佛他携带着一卷游历的记录,尘土飞扬,充满了旅途的痕迹。这里运用了“东游草”的意象,既指旅行中的草木,也暗喻了诗人的游历经历,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风范。颔联“尚含枫叶冷,已见豆花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的更迭。枫叶的冷色调与豆花的春色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枫叶的“冷”不仅指温度,也象征着岁月的沧桑;而豆花的“春”则代表着新生与希望。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融合,传递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颈联“合并良非易,离愁又转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相聚与离别之间,诗人意识到维持友谊并非易事,每一次相聚之后的离别都可能带来新的愁绪。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深刻体悟,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反思。尾联“人生如泛梗,得酒且逡巡”以泛滥的浮萍比喻人生,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飘忽不定和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得酒且逡巡”,即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审慎和从容。这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