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彩
震
斋
中
古
瓦
盘
歌
兀
兀
棱
棱
一
古
瓦
,
是
谁
良
工
范
而
冶
。
塼
沙
摸
土
近
千
年
,
可
惜
沈
霾
尘
土
下
。
怜
君
清
高
雅
相
宜
,
中
庭
贮
水
漾
沦
漪
。
浇
花
芳
径
添
新
润
,
洗
砚
閒
斋
澹
古
姿
。
世
人
贵
耳
不
贵
目
,
纷
纷
好
古
翻
成
俗
。
不
见
魏
朝
宫
寝
久
无
踪
,
后
人
埴
瓦
犹
衒
鬻
。
咏物
怀古
写景
读书
抒情
赞美
写古物
咏瓦器
怀古情感
读书
文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尊古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工艺与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俗价值取向的反思。古瓦棱角分明,仿佛是古代工匠精心塑造的艺术品,历经千年风霜,虽被尘土覆盖,却依然保持着其清高的气质。诗人将其置于庭院之中,不仅为花草增添了一抹新润,也为闲居的书斋平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然而,诗人也洞察到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人们往往更重视听觉的享受,而忽视了视觉的审美。这种对古物的追求,有时反而成了附庸风雅的俗套。诗人以魏朝宫殿为例,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无迹可寻,而那些用来建造它们的瓦片,却被后人视为炫耀的资本,这反映了社会对古物价值的误解和利用方式的浅薄。整首诗在赞美古物的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反思。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