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孙
京
兆
致
仕
归
慈
溪
城
郭
顿
生
姿
,
金
陵
坐
镇
时
。
致
身
时
辈
许
,
乞
疾
主
恩
推
。
人
老
攀
江
上
,
山
林
卧
海
涯
。
祗
应
五
色
诏
,
名
德
复
娄
师
。
送别
赞美
城市
抒情
情感
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描绘了孙京兆辞官归乡的情景。首句“城郭顿生姿”形象地写出孙在京都任职期间,城市因他的存在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采。次句“金陵坐镇时”则点出孙在京都南京的重要地位,犹如砥柱中流。“致身时辈许”赞扬孙在京都官场上的才能和声望,他得到了同僚们的认可。然而,“乞疾主恩推”暗示孙因身体原因主动请求离职,显示出他的谦逊和对主上的感激之情。“人老攀江上”进一步描绘孙年事已高,选择在江边安度晚年,体现出他对自然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尾联“山林卧海涯”表达了孙即将归隐山林,栖息海边的生活愿景,而“祗应五色诏,名德复娄师”则预祝他在退隐后仍能因高尚的品德和声名受到朝廷的召唤,如同古代贤者娄师那样,虽不在位,其名德犹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孙京兆的政绩和品格,又寄托了对其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李舜臣
224首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