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赠
友
乙
疾
顷
来
思
,
秋
风
忽
若
斯
。
黄
花
开
独
晚
,
玄
鸟
去
何
之
。
稍
习
田
家
苦
,
方
知
静
者
为
。
多
君
能
枉
驾
,
时
复
慰
吾
私
。
写景
秋日
友情
田园
抒情
咏物
黄菊
哲理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秋日赠友》表达了作者在秋季时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乙疾顷来思"可能指的是疾病带来的情感波动,使得作者更加想念朋友。"秋风忽若斯"描绘了秋风的萧瑟,仿佛加重了诗人的情绪,与友人分离的感触油然而生。"黄花开独晚"以菊花的迟开象征友人远离,暗示了友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和季节的变迁。"玄鸟去何之"借飞鸟离去比喻友人的远离,引发诗人对友人行踪的关切和对相聚的渴望。"稍习田家苦"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体验,可能暗指友人生活的艰辛,这也让诗人更加珍视与友人的友情。"方知静者为"进一步强调了宁静生活的价值,表明诗人从朋友身上学到了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多君能枉驾,时复慰吾私"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期盼,希望能时常得到友人的关怀,以缓解自己的孤独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李舜臣
224首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