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月
二
十
日
俗
号
天
穿
日
以
煎
饼
置
屋
上
谓
之
补
天
感
而
为
诗
娲
皇
没
后
几
多
年
,
夏
伏
冬
愆
任
自
然
。
只
有
人
间
閒
妇
女
,
一
枚
煎
饼
补
天
穿
。
民俗节日
写事
民间故事
节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通过对古代神话传说娲皇补天的引用,以及现实中普通妇女在俗称“天穿日”时以煎饼置屋上来寓意补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顺应和人类生活智慧的赞美。诗中的“娲皇没后几多年”开篇提及远古神话传说,既点明主题,又拉开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接着,“夏伏冬愆任自然”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顺应的认同和赞美,这里的“任”,意味着顺其自然,不加干预。而“只有人间閒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则是诗中的高潮,通过现实生活中普通妇女在特定节日以煎饼置屋上来寓意补天的行为,映照出人类对宇宙和谐共生的智慧和愿望。这里,“閒妇女”、“一枚煎饼”,都极具象征性,反映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历史神话与现实生活的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智慧的情怀。
李觏
338首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您喜欢
林氅云郎中寄题蚝墩忠迹诗册,追忆旧事,次韵遥答(其五)
清·丘逢甲
黯黯归云拥海槎,浪纾筹策事量沙。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年年奉汉家。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使有感作此赠(其一)
明·李攀龙
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春耕
宋·陆游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苦寒
宋·陆游
终日频添季子裘,经旬不上仲宣楼。摩挲酒榼虽堪喜,疏索梅花未免愁。正苦冰生退吟笔,却思雪作润耕畴。乘除扰扰殊多事,独拥青毡觅睡休。
二月初十日,缮葺宗祠,因往督工,有感而作
清末近现代初·徐搢珊
剋期祠宇起工程,易举终须赖众擎。此事不妨仍旧贯,吾侪共冀奋先声。欲为祖业千秋计,惟愿人心一样平。到底和衷能共济,岂容猜忌负公评。
渔家傲(其四)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清·唐芑
浴兰抽丝逢谷雨。邻家忙杀蚕桑妇。粉箨新篁解满坞。绿堪谱。焙茶石灶香生户。血染杜鹃红欲吐。酒筒茗碗抽书赌。麦荐尝新初夏序。看渔父。斜阳小港横施罟。
宫词(其二)
宋·王仲修
前殿风传万岁声,九重歌管乐升平。欲知庆事丛元日,瑞气先从帝鼐生。
永嘉劝农归舟中
宋·吴泳
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