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写景
山水
写花
抒情
赞美
地点
宝泉河
荷花
夏景
情感
喜爱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宝泉河观赏荷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荷花的新鲜姿态,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凉与舒适。首句“雨荷弄新姿”,生动地描绘了雨后荷花在阳光下展现出的清新美丽,仿佛在轻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理楫及酒半”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乘舟游览,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同时似乎还伴随着饮酒赋诗的雅兴。“瀰瀰不数尺,疏红了可判”描述了荷花池塘的广阔与荷花的稀疏分布,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荷花的颜色虽不多,但足以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凉馥隔车尘,薄爽息衣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环境之宜人,无论是从视觉还是感官上,都给人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尘埃。“颇爱苇湾碧,时有沙禽窜”描绘了芦苇丛中的碧绿与偶尔掠过的水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生机感。“澄波明断霞,杂花竞秀粲”则将视线转向水面与天空,清澈的水面映照着晚霞,与周围的花朵相互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南人喜水居,畏热如炽炭”体现了南方人对水的喜爱与对炎热天气的畏惧,与前文的场景相呼应,突出了宝泉河作为避暑胜地的独特魅力。“搴芳此久留,衫履互萧散”表达了诗人在这里长时间停留,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光,衣物的松散也反映了内心的放松与自在。“纵非濠上观,肯羡柳下锻”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不是在濠上观鱼,也愿意像庄子那样在柳荫下锻铁,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抽身事亦暂,一饱耽渔爨”则点明了诗人暂时抽离尘世事务,享受一顿简单的渔家饭,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安得牵船住,簪服谢羁绊”表达了诗人希望永远留在这样的环境中,摆脱世俗的束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泉河荷花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