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便
怀
抒情
写景
春景
怀旧
情感
闺怨
春日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醉花阴·旧家池沼》,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全诗通过对旧家园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愁。首句“旧家池沼”直接指出了词人的怀旧之情,是在旧家中的池塘水面。紧接着,“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描写了春天里翩翩起舞的燕子围绕着花香之所,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则是对室内景象的细腻描绘。柳树如同屏障,保护着水边的房舍,而词人通过镜中反射的早晨阳光,捕捉到了初升的曦光。“晕宿酒、双蛾淡扫”透露出词人的饮酒生活和对容颜的淡泊态度。罗襦飘带腰围小,是对服饰的描写,也反映出词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尽醉方归去, 又暗约明朝斗草”则表达了词人沉浸于饮酒之乐,即使醉意朦胧也仍然期待着与友人再次聚首的时刻。“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中,词人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和惆怅。旧日游历之地,如今只剩下落花飘零,争相追恋着残留的阳光。“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则转向了词人内心的变化,虽然近来心绪减少,但仍然被莺鸟的歌声所打扰。最后,“便白发、如今纵少。情怀不似前时好”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和情感变迁的无奈。“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中,词人在东风之外伫立,虽愁绪满怀,但仍旧保持着一份超脱的微笑,这种对比鲜明的态度,更显出词人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是一篇抒发怀旧之情、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佳作。

张炎

301首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