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晴
刺
桐
花
开
山
雨
晴
,
绿
树
上
有
黄
鹂
鸣
。
杖
藜
出
门
看
山
色
,
恰
见
小
池
新
水
生
。
写景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鸟
写水中的生物
田园风光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美景,充满了生机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刺桐花、山色、黄鹂鸣叫以及新水生的小池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首句“刺桐花开山雨晴”,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刺桐花的盛开预示着春意盎然,而山雨过后的晴朗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希望。接着,“绿树上有黄鹂鸣”一句,通过黄鹂的啼叫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画面注入了一丝生动与活泼。“杖藜出门看山色”,诗人手持藜杖走出门来,欣赏眼前的山色,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暗示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最后,“恰见小池新水生”一句,以小池中新生的水流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雨后景象,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完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喜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高明
47首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