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使
写景
春景
宫怨
赞美
离别
送别
仕途
写景
春景
赞美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春日的景象与人文氛围。首句“上苑东风珂佩鸣”以“上苑”象征京城皇家园林,东风轻拂,仿佛能听到贵族们的佩玉声,营造出一种华贵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宫莺初啭隔花声”则通过鸟鸣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隔花声”也暗示了景物的层次感和空间的深远。“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天空的澄澈与自然界的和谐。北口的烟尘被清风带走,西山的雨雪在阳光下消散,呈现出一派清新明净的景象,寓意着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描绘了京城中百姓对官员的尊敬与期待,以及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与崇拜。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秩序的井然,也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传承。最后,“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将苏伯修比作古代贤臣张良、赵普,并期待他能像皋陶、夔一样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太平。这种寄予厚望的表达,既是对苏伯修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京城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巧妙塑造,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高明

47首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