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中
山
乾
明
寺
客
散
关
门
厌
事
哗
,
炉
香
满
屋
卧
烟
霞
。
人
辞
故
里
凡
三
载
,
僧
到
伽
蓝
自
一
家
。
梦
破
小
窗
浮
月
色
,
漏
残
寒
角
奏
梅
花
。
天
明
又
上
滹
阳
道
,
鸳
水
归
程
渐
有
涯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地点
梦
月色
离别
归程
寺庙
僧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中山乾明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禅意。首联“客散关门厌事哗,炉香满屋卧烟霞。”写出了诗人独自在寺中,关闭门扉,远离尘嚣,炉香缭绕,烟霞满室的静谧场景。这里通过“客散”、“关门”、“厌事哗”等词,表现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颔联“人辞故里凡三载,僧到伽蓝自一家。”则表达了诗人离家多年,如今在寺院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里的“人辞故里”与“僧到伽蓝”形成对比,突显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颈联“梦破小窗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透过小窗,洒在室内,寒风中传来梅花的香气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尾联“天明又上滹阳道,鸳水归程渐有涯。”预示着第二天清晨,诗人将离开寺院,踏上归途。这里的“天涯”既指实际的地理距离,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诗人虽即将离开,但内心已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满足和平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刘秉忠
138首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