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陆
元
德
题
撝
谦
斋
四
体
非
槁
木
,
焉
得
常
无
为
。
下
士
蔑
轨
则
,
德
人
慎
容
仪
。
屈
伸
一
时
间
,
良
复
关
安
危
。
举
手
一
不
当
,
尚
难
令
童
儿
。
横
目
愚
而
神
,
岂
可
易
指
撝
。
造
次
肆
亵
慢
,
合
沓
来
轻
欺
。
臂
且
有
所
使
,
衔
袖
未
出
时
。
恂
恂
君
子
心
,
于
此
先
有
思
。
脱
若
役
吾
仆
,
未
容
盛
气
施
。
刚
桀
世
讵
乏
,
受
侮
宁
无
辞
。
画
一
发
狗
纵
,
厥
规
曹
也
随
。
年
老
益
畏
谨
,
请
苑
犹
召
疑
。
捉
麈
授
生
徒
,
秉
钺
行
军
师
。
一
如
执
玉
恭
,
庶
几
无
悔
追
。
哲理
励志
写人
动作
内心情感
叙述
赏析
此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严于律己、警策自我之态。开篇即提出“四体非槁木”、“焉得常无为”的问题,表达对完美品德的追求与困惑。接着,“下士蔑轨则”至“举手一不当”,则是对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礼仪的强调。诗人认为,对于德行的人来说,即便是微小的失误也不容忽视。中间部分“横目愚而神”至“衔袖未出时”,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恭谨自持的情态,表明了对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之和谐统一的追求。末尾,“恂恂君子心”至“庶几无悔追”,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修炼的坚定信念,以及希望能够做到无悔于世。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个人品行和社会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敛深厚、严肃认真的个性,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摽,翻飞丹霞。爰在冲乱,.....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一)
明·董纪
二卵疑苟变,五皮致百里。用舍各听天,在人何愠喜。求全造物病,凿窍混沌死。营营彼何为,万事同一理。
自赋
清·洪繻
威仪汉世已无馀,陆贾越台犹著书。图形不到凌烟阁,闭户自甘子云居。天荒地老无闻见,过眼沧桑皆若虚。志气自昔撼山岳,乃今局促随卷舒。世上呼牛或呼马,意中为龙又为猪。当前寄托蚊.....
次韵春卿游黄蘖道场
宋·周紫芝
长安多贵人,被服萦宝带。名字垂鼎彝,功勋压崧岱。一怀上蔡悲,乐事钟我辈。知君汗漫游,食蛤据龟背。若若笑痴儿,洋洋飞大盖。梯空瞰千山,阅此烟雨态。小阁亦何有,长松飒微籁。聊.....
寄题宜城县射亭
宋·欧阳修
作邑三年事事勤,宜城风物自君新。已能为政留遗爱,何必栽花遗后人。蔼若芝兰芳可袭,温如金玉粹而纯。友朋欣慕自如此,何况斯民父母亲。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二)
宋·释绍昙
玉版阿师,锦绷稚子。颖脱丛林,头角呈露。参透油煎石磉盘,饱经鳌炼翻身去。塞断咽喉,更须吞吐。毗耶未识香来处。
赠薛播州诗(其六)
隋·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