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谢
夏
自
然
见
寄
四
首
(
其
四
)
士
气
兼
文
脉
,
湮
微
复
几
年
。
浅
肤
专
徇
俗
,
高
亢
类
谈
禅
。
春
动
霆
声
起
,
云
开
月
体
全
。
古
人
方
册
在
,
达
者
以
心
传
。
写景
哲理
咏物
春节
春日写景
古代歌传承
赏析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四)》。方回在诗中融合了士大夫的风范与文人的情怀,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俗世纷争与心灵追求的矛盾。“士气兼文脉,湮微复几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中所积累的文化素养和士大夫精神的怀念,同时也感慨于这些东西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失。“浅肤专徇俗,高亢类谈禅。”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一方面,他对那些只追求外表和物质享受的人表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了对于深邃、超然事物(如佛家禅宗)的向往。“春动霆声起,云开月体全。”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春天的雷鸣象征着新生的力量和希望,而云开月明则表达了一种清晰、完整的心灵状态。“古人方册在,达者以心传。” 这两句是对前贤遗著的赞美,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传承这些精神财富的人的肯定。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感悟和领会来传递。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勾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张节妇(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金垆爇沉水,一气绪双霞。死作经天月,生为向日花。兔丝虽已断,鸾镜庶无瑕。持此酬君子,床空莫怨嗟。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