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离别
咏物
情感
悼亡
写物候
怀古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中古时期的诗歌。从内容来看,它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菊悴兰摧忆别离”,这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秋末凄凉的氛围,菊花、兰草都已萎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友人的别离之痛。“雪边重映十年诗”,则表达了诗人在白雪皑皑中再度阅读旧日诗篇,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溯,也是对过去岁月深刻的反思。泪凝紫筱湘灵怨和血迸红英蜀魄悲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痛苦。泪水涟涟,紫筱(即紫竹)间的怨恨,以及鲜血喷溅,红英(可能指花或其他事物)的悲凉,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旷野虎狼喧寇暴和长途鱼雁隔亲知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与人世间的隔阂。旷野中虎狼之声,长途上鱼雁之断,都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亲情、友情乃至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不能触及的无奈。庄生浪说能齐物和尧桀彭殇讵可欺两句,则是对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进行引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境界。同时,也有一种对于历史人物尧舜时代美好理想的怀念,但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从而引发了对欺骗与真相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之作,也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与表达。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