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要
望
江
南
(
其
二
十
二
)
占
雷
第
九
雷
震
雹
,
随
即
雪
空
飞
。
阴
气
胜
阳
因
此
得
,
贼
臣
将
起
事
须
疑
,
主
吏
损
心
知
。
战争
写雪
怀古
自然哲理
情感
节气
主吏警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现象与人事变迁之间的微妙联系,充满了深沉的哲学意味和对社会政治的隐喻。“雷震雹,随即雪空飞。” 开篇以自然界的剧烈变化起笔,雷声轰鸣,冰雹骤降,紧接着雪花漫天飘舞,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壮观与不可预测性。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社会动荡、风云变幻的象征。“阴气胜阳因此得,贼臣将起事须疑。”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阴气(通常指消极、破坏性的力量)战胜阳气(积极、建设性的力量),预示着某种不稳定的势力正在崛起,可能预示着阴谋或叛乱的迹象。这里的“贼臣”不仅指具体的个人,更泛指那些试图颠覆现状、挑战权威的势力。“主吏损心知。”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权者可能会感到困惑、焦虑,甚至对自己的决策能力产生怀疑。这句话暗示了在社会动荡时期,统治者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巧妙地隐喻了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权力斗争中的微妙平衡。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挑战时,保持警觉和审慎的重要性。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谩兴四首(其二)
明·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