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傅
钦
之
见
寄
至
道
潜
心
信
有
功
,
目
前
超
悟
忽
圆
通
。
三
身
不
在
诸
尘
外
,
万
象
全
归
一
照
中
。
念
绝
去
来
随
处
乐
,
法
无
取
舍
自
然
空
。
护
持
雅
属
当
仁
力
,
枉
问
麻
阳
懒
钝
翁
。
抒情哲理
写景哲理
念佛参悟
情感赞美
歌赏析
赏析
这首诗《和傅钦之见寄》由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禅宗智慧,展现了对宇宙万物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首联“至道潜心信有功,目前超悟忽圆通”,开篇即揭示了追求至高真理的坚定信念与内在修为的重要性。潜心于至道,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能够超越日常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超脱与悟性的大彻大悟。颔联“三身不在诸尘外,万象全归一照中”,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与个体心灵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的“三身”指的是佛家所说的法身、报身、化身,意指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在尘世之内还是之外,万象最终都能归于内心的光明之中,展现出一种包容万物、洞悉一切的境界。颈联“念绝去来随处乐,法无取舍自然空”,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在没有杂念的状态下,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在当下找到快乐。法无取舍,意味着在面对世间的一切时,能够保持一颗空灵的心,不为外物所动,自然地达到心灵的空寂状态。尾联“护持雅属当仁力,枉问麻阳懒钝翁”,表达了对朋友傅钦之的鼓励与肯定。诗人认为,保护并坚持高尚的品质,需要勇气与力量,而无需向他人寻求指导。这里以“麻阳懒钝翁”自喻,暗示自己虽不善言辞,但内心坚守着对真理的追求与对美好品质的守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行、宇宙观照以及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范纯仁
394首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登基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