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
自
姚
江
回
杭
内
子
辈
先
已
抵
杭
数
日
喜
赋
倦
客
归
来
秋
飒
飒
,
乡
音
入
耳
分
明
。
相
逢
何
暇
叙
离
情
。
隔
江
风
鹤
警
,
戚
里
最
心
萦
。
且
喜
双
双
儿
女
小
,
膝
前
团
坐
憨
生
。
为
耶
屈
指
说
行
程
。
烽
连
瓜
步
赤
,
山
到
虎
林
青
。
思乡
离别
写景
山水
亲情
秋景
咏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临江仙·自姚江回杭内子辈先已抵杭数日喜赋》是薛时雨所写,描绘了词人归家时的情景和心情。首句“倦客归来秋飒飒”,以秋风渲染出词人的疲惫与归心似箭,"秋飒飒"三字寓含旅途劳顿之感。接着,“乡音入耳分明”,通过乡音的亲切,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相逢何暇叙离情”一句,写词人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无暇详述在外的经历和情感。接下来,“隔江风鹤警,戚里最心萦”,通过“风鹤警”和“戚里”(亲戚)的意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担忧。“且喜双双儿女小,膝前团坐憨生”描绘了家庭温馨的画面,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地围坐在膝前,词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为耶屈指说行程”则流露出词人想要向家人讲述在外经历的急切心情。最后两句“烽连瓜步赤,山到虎林青”,运用象征手法,烽火连天可能暗示战事,瓜步和虎林两地名,暗指时局动荡,以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家庭的温馨,又融入了时代的忧虑,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薛时雨
229首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