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写志
励志
读书
忧民
历史评说
议论文
借古论今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王庭所作,名为《程仲孚旧以兴屯经纬见示检故笥得之灯下再读志感》。诗中探讨了关于国家治理、农业发展与经济繁荣的主题。首句“天下之大胡忧贫”,表达了对国家富强和消除贫困的深切忧虑。接着,“徒然奇策劳计臣”则指出,尽管有奇策和策略,却往往难以实现,暗示了政策执行的困难。诗人进一步提出,老农的经验和努力应当被重视,强调了农业基础的重要性。“古闻明王贱金玉,霸者得之还贵粟。”这一句通过历史典故,对比了古代君主对不同资源的态度,强调了粮食对于国家稳定的价值。接着,“但令山海无田荒,自然府库恒财足。”表达了只要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国家财富自然会丰盈的观点。然而,“此言虽好仍甚平,千年筑舍多不成。”诗人意识到,虽然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充满挑战。接下来,“金城渭水亦粗效,可怜兵罢随休耕。”提到即使有如金城渭水这样的天然优势,战争后的荒废也使得这些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只今宇内无旷土,盗贼逃亡死无所。”诗人指出,当前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但同时也提到了盐业开发和移民安置的问题,暗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其他挑战。“兴屯实举当奈何,去开事例停起科。”表达了对如何推动农业发展的思考,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最后,“悬之功名即争奋,况于利在贲诸多。”强调了个人追求名誉与利益的动力,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比喻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关注。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千秋岁(其一)旅怀
明末清初·张夏
出为小草。处士名原好。乐志论,陈情表。佣书来海曲,糊口吾贻笑。两负也,泥涂绛甲谁询老。世事凭颠倒。胜算谁先到。逃不出,乾坤小。菰川租屋处,门外秧青了。归去日,田家种植从头.....
读王幼学上殿劄子
宋·戴复古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四海争传治安策,诸公如在太平时。老夫怀抱缘何事,未到秋来早自悲。
王同节大理集古见赠倚韵奉答(其一)
明·韩雍
清朝十载为廷尉,播满乾坤总好音。执法不回游肇笔,平反都是有功心。进阶己见腰犀近,许国何妨鬓雪侵。四海苍生望康济,安危须仗庙谋深。
秋怀二首(其二)
宋·张嵲
浙河十月菊犹斑,客御貂裘未觉寒。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古风十首(其三)
宋·陆游
汉祸始外戚,唐乱基宦寺。小人计已私,颇复指他事。公卿恬骇机,关河入危涕。草茅岂无人,死抱经世志。
水亭独酌十二韵
宋·陆游
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客中淡无事,翛然一杯酒。书生拙自料,事业期不朽。少年忝朝迹,蹭蹬今白首。历观千载事,和戎固尝有。定襄伍原间,乃可画地守。神州在何许,东巡已去久。煌.....
读史
宋·吕本中
陈寿谓诸葛,将略非所长。私恨写青史,千古何茫茫。谤议终自破,公论不可当。是非倘可定,青蝇果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