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田
家
杂
兴
刈
尽
黄
云
夏
日
长
,
村
庄
晒
粟
妇
人
忙
。
剧
怜
汗
透
罗
衣
湿
,
未
敢
偷
閒
纳
晚
凉
。
閒
来
缓
步
到
池
塘
,
风
送
荷
花
扑
鼻
香
。
村
女
不
知
花
更
好
,
为
贪
莲
子
摘
莲
房
。
公
馀
贪
对
好
溪
山
,
一
局
棋
枰
客
未
还
。
门
外
绿
阴
凉
似
水
,
松
根
牛
卧
牧
童
閒
。
户
税
徵
馀
又
水
租
,
拔
钉
钱
出
几
时
无
。
迩
来
识
得
农
家
苦
,
欲
绘
豳
风
稼
穑
图
。
田园
写景
抒情
夏景
农家生活
赞美农家
节令
农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事繁忙、自然美景与民间风情的和谐共存。首句“刈尽黄云夏日长”,以“黄云”比喻成熟的稻谷,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田野金黄一片的丰收景象,同时点明了季节特征。接着“村庄晒粟妇人忙”一句,通过“晒粟”这一农事活动,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热闹,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剧怜汗透罗衣湿,未敢偷闲纳晚凉”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劳作妇女的辛勤劳作与对短暂休息的渴望,既表现了她们的坚韧与付出,也流露出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接下来,“閒来缓步到池塘,风送荷花扑鼻香”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画面,通过“风送荷花香”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村女不知花更好,为贪莲子摘莲房”一句,通过村女的天真行为,展现了乡村儿童的纯真与好奇,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和喜爱。“公馀贪对好溪山,一局棋枰客未还”描绘了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享受自然美景,对弈消遣的情景,体现了乡村生活中的文化情趣与精神追求。最后,“户税徵馀又水租,拔钉钱出几时无”揭示了乡村社会经济状况的艰难,表达了对农民负担重、生活不易的同情与关注。“迩来识得农家苦,欲绘豳风稼穑图”则表明诗人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深刻理解了农耕生活的艰辛,并有意将这些感受融入到文学创作中,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生活场景,既有对农事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着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社会的深入洞察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力穑吟
宋·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秋时收治,冬时用受。雨露不愆,既苗既秀。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
首夏幸圆明园西直门外即目三首(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来往兰衢每问农,为生庆慰为无悰。麦芒润露桑阴满,此景常年得未逢。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草秋郊园
明·李英
蹉跎犹作客,为爱辟疆园。渔浦亭临水,人家艇到门。白云屯大泽,秋色满中原。欲赋思归引,江蓠傍酒尊。
稻香亭观穫十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每岁秋蒐举,恒过熟稻时。兹方迟启跸,恰值促常期。遍陇黄云蔚,迎亭紫玉蕤。肯教鹦鹉啄,宁数蕙兰披。何必范云论,因怀杜甫诗。腰镰农父入,凭槛近臣知。乍见空云水,惟忻如栉茨。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