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月
词
山
茶
未
开
梅
先
吐
,
风
动
帘
旌
雪
花
舞
。
金
盘
冒
冷
塑
狻
猊
,
绣
幕
围
春
护
鹦
鹉
。
倩
人
呵
笔
画
双
眉
,
脂
水
凝
寒
上
脸
迟
。
妆
罢
扶
头
重
照
镜
,
凤
钗
斜
压
瑞
香
枝
。
写景
写雪
冬日景象
咏物
梅花
闺怨
写容
赞美
写人
赏析
这首元代郑奎妻所作的《冬月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月特有的景致与情感。首句“山茶未开梅先吐”,巧妙地将山茶与梅花并置,虽未言冬月之严寒,却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山茶未绽放,而梅花已悄然开放,预示着冬日的生机与活力。“风动帘旌雪花舞”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将冬日的风雪景象生动呈现。风动帘旌,雪花飞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动感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飘雪的冬日之中。“金盘冒冷塑狻猊,绣幕围春护鹦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冬日的场景。金盘上塑造的狻猊(传说中的猛兽),虽在寒冷中仍显威严;绣幕中围护的鹦鹉,虽处冬日却充满生机。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倩人呵笔画双眉,脂水凝寒上脸迟”两句,转而描绘了人物形象。诗人通过“倩人呵笔”这一动作,表现了冬日里人们为了保持温暖而采取的生活方式。同时,“脂水凝寒上脸迟”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化妆的过程,虽然天气寒冷,但依然精心打扮,展现了一种坚韧与美丽。最后,“妆罢扶头重照镜,凤钗斜压瑞香枝”两句,收束全篇,描绘了女子妆扮完毕后,轻轻扶头,再次照镜的情景。凤钗斜压瑞香枝,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吉祥与美好。整体而言,《冬月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冬日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