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唐
进
士
震
我
忆
京
华
侣
,
经
年
意
若
何
。
别
深
乡
思
减
,
客
久
物
情
多
。
淡
月
回
银
烛
,
疏
钟
带
玉
珂
。
青
云
如
可
及
,
倾
盖
一
相
过
。
怀旧思乡
离别送别
写景抒情
情感表达
赞颂友情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褒所作的《寄唐进士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时间分离后对家乡和物事变化的感受。首句“我忆京华侣”,直接点明了主题——对京城友人的怀念。接下来,“经年意若何”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暗示了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见的关切与思念。“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离家日久,乡愁渐淡,而外界事物却变得复杂多变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逐渐淡化,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变化。“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月色朦胧,烛光摇曳,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伴随着玉珂(古代贵族出行时马匹上装饰的铃铛)的叮咚声。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最后,“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与友人重逢的期待。这里的“青云”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未来的希望,而“倾盖”则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两人偶然相遇,即刻交谈甚欢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相聚的乐观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猜您喜欢
赠郭高叔三首(其一)
宋·陈造
护香深閤写乌丝,有底朱楼望得知。与问天津倚栏客,庸非青琐窃桃儿。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寄上虞山相国师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江上穷愁十日霖,摇摇孤愦结微音。松高独受寒风厄,凤老甘当众鸟侵。睚眦一夫成世变,是非千载在公心。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
南乡子(其二)
宋·葛长庚
前度几相逢。此日游从乐不同。竹阁荷亭欢聚处,雍容。如在蓬莱第一宫。夜半月朦胧。秉烛东园风露中。明日匆匆还入浙,忡忡。却把音书寄远鸿。
赠吴缶庐
清·成多禄
大句崔黄叶,衰年杜浣花。高怀付樽酒,凉意泻琵琶。我亦耽吟咏,因之感岁华。朝来揽明镜,秋思满天涯。
秋感(其一)
清·黄家鼎
消夏诗成墨未乾,秋风吹动泪阑干。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
冬夜北园同社中诸丈赋得宵字
明·谢榛
园亭可避俗,逸兴迩来饶。共结岁寒侣,那辞风雪招。栖真岂蓬岛,终古几松乔。幽事堪频数,閒心自寂寥。赋多形胜地,身老圣明朝。我亦楚狂辈,高歌同此宵。
姑苏赠叶汉客
明·何绛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閒常似住山僧。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