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
施
氏
孙
翩
翩
四
首
(
其
四
)
船
头
风
起
飐
灵
旂
,
夜
发
三
山
泪
满
衣
。
海
阔
易
惊
新
月
坠
,
天
高
谁
见
彩
鸾
飞
。
外
家
樊
昵
悲
相
送
,
小
妹
观
香
痛
不
归
。
留
得
垂
髫
遗
像
在
,
家
人
传
看
是
耶
非
。
悼亡
写景
情感
离别
写鸟
夜
日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悲伤的画面。首句“船头风起飐灵旂”写船行江面,晚风轻扬着灵旗,暗示了送别的凄凉氛围。次句“夜发三山泪满衣”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启程时的泪水涟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悼。第三句“海阔易惊新月坠”以海的辽阔和新月的坠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险,增添了悲凉之意。第四句“天高谁见彩鸾飞”则借彩鸾飞翔于高天,寓言逝者灵魂的飘渺难觅,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思念之情。第五、六句“外家樊昵悲相送,小妹观香痛不归”通过写家族内外的亲人悲痛送别和祭奠的情景,展现了亲情的深厚和失去亲人的悲痛。最后一句“留得垂髫遗像在,家人传看是耶非”以留存的幼年画像,寄托了对逝者儿时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生者辨认遗容的无奈与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施氏孙翩翩的深切哀悼和对家庭生活的感慨。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