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
漫
把
公
孙
比
,
卑
栖
水
一
涯
。
文
章
著
科
斗
,
身
世
侣
鱼
虾
。
绝
迹
思
奔
月
,
虚
名
辱
式
车
。
草
间
休
鼓
吹
,
庶
免
饱
长
蛇
。
咏物
动物
怀古
草间居
夏日场景
赏析
这首诗名为《蛙》,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林朝崧。诗人以蛙为题材,通过对蛙的形象和境遇的描绘,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漫把公孙比”,将蛙比喻为古代贵族公孙,暗示蛙的地位卑微,如同被忽视的底层人物。接下来,“卑栖水一涯”进一步描绘蛙的生活环境,它生活在水边,生活空间狭小,寓意人生的局限。“文章著科斗”,科斗是古代的一种文字,这里暗指蛙虽无文采,但依然在水中自在地生活,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得其乐。然而,“身世侣鱼虾”又揭示了蛙的孤独,它的伴侣只有鱼虾,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孤立。“绝迹思奔月”表达出蛙的梦想,虽然无法离开水面,但它向往着超越现实,如同月亮般遥远的目标。而“虚名辱式车”则讽刺了那些追求虚名的人,暗示蛙的淡泊名利。最后两句,“草间休鼓吹,庶免饱长蛇”,草间指的是蛙的栖息之地,鼓吹是指炫耀或吹嘘,诗人希望蛙能在平凡中安静度日,避免招致强大势力的侵害,如同避开贪婪的长蛇。整首诗通过蛙的形象,寓言性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无奈,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