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动物
怀古
草间居
夏日场景

赏析

这首诗名为《蛙》,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林朝崧。诗人以蛙为题材,通过对蛙的形象和境遇的描绘,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漫把公孙比”,将蛙比喻为古代贵族公孙,暗示蛙的地位卑微,如同被忽视的底层人物。接下来,“卑栖水一涯”进一步描绘蛙的生活环境,它生活在水边,生活空间狭小,寓意人生的局限。“文章著科斗”,科斗是古代的一种文字,这里暗指蛙虽无文采,但依然在水中自在地生活,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得其乐。然而,“身世侣鱼虾”又揭示了蛙的孤独,它的伴侣只有鱼虾,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孤立。“绝迹思奔月”表达出蛙的梦想,虽然无法离开水面,但它向往着超越现实,如同月亮般遥远的目标。而“虚名辱式车”则讽刺了那些追求虚名的人,暗示蛙的淡泊名利。最后两句,“草间休鼓吹,庶免饱长蛇”,草间指的是蛙的栖息之地,鼓吹是指炫耀或吹嘘,诗人希望蛙能在平凡中安静度日,避免招致强大势力的侵害,如同避开贪婪的长蛇。整首诗通过蛙的形象,寓言性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无奈,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