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簿
写社会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末年农村的生活情景。诗人林朝崧以细腻的笔触,关注了海边农家的日常生活和新法实施后农民的境遇。首句“海畔农家流,多佃富家土”展现了海边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的艰辛劳作。接着,“稻熟纳主人,生不识官府”揭示了他们对官府的陌生和对土地主人的依赖。新法实施后,政府试图改善民生,诗中提到“屡问民疾苦”,并通过“除害蛾诱灯,防疫牛书簿”的具体措施来防控疾病和保护农业生产。然而,这些举措在“昨者洗秋种,买盐课编户”时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农民需要缴纳赋税。尽管如此,“游徼与穑夫,承旨勤鼓舞”描述了官员和农民在执行政策时的积极态度,尽管过程“骚然虽繁费”,但诗人认为对农事有实际益处。最后,诗人提醒大家应遵循新法,以免触怒官吏。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末年农村改革中的矛盾与进步,以及农民在政策变革中的挣扎与适应。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