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殿
使
节日
写景
春天
咏物
佳节
寒食节
山水
春游

译文

四季轮回构成一年,八个节气相继迎来,皆显可爱。
秋天重视重阳,冬天看重腊月,却都不如寒食节在春天之前。
寒食禁火的习俗起源于太原,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
计算去年冬至开始,第一百零五天便是今日的寒食。
今年的寒食比往常更加春意盎然,全因皇帝正在东方巡游。
能让气候与景色随着黄河洛水而美好,仿佛自然风光也在追逐着人。
远远望见上阳宫青春焕发,洛水环绕宫殿流淌。
河岸上的楼台在波光中闪耀,春风所到之处,美景无处不在。
华丽的楼阁高耸入云,隐约间云中似有秋千摇曳。
来时如同神女自云端降下,离去则像嫦娥奔向月边。
宫中的女子们早早打扮,先欣赏过路旁垂柳的美好。
在花场与汝南鸡斗艳,春游的足迹遍布东郊。
珍贵的帐幕挂着流苏,宴席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不必担心室内光线昏暗,自有金瓶中的明珠照亮。
心向往昔游玩之地,乘船欲在水面疾行。
池中戏水惊起白鹇飞翔,树下抛球引得彩莺四散。
别殿前靠近跑马台,金鞍骏马又送来彩球游戏。
球落入画楼旁的柳树,攀柳取球,花径上踏着花瓣回归。
三月的好时光更应珍惜,日夜都是芬芳的季节。
今夜虽无明月照明,街头巷尾的游赏未曾停歇。
南面的龙门对着洛阳城,车马人流挤满了道路。
即使今日的游玩结束,明日还有清明继续畅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和宫廷贵族的游乐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如“上阳遥见青春见,洛水横流绕城殿”、“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鞦韆”,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宫廷的繁华。同时,诗中的“今年寒食胜常春,总缘天子在东巡”和“金闺待看红妆早,先过陌上垂杨好”,透露出皇帝东巡的喜悦气氛,以及宫女们期待着皇帝回宫后的宠幸。诗中还充满了对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怀念与颂扬。寒食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通常在春季,当时民间有禁火煮食的习俗,以示纪念古人之苦。这首诗通过“算取去年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等句子,表达了对寒食节的重视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充分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学的华丽与繁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他们在这些节日中的欢乐生活。

王泠然

6首
开元五年登进士第,后官太子校书郎。曾上书张说自荐,未果。秩满,迁右威卫兵曹参军。工文赋诗。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荦奇才,济世之器。惜其不大显而终。有集今传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立春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士女春牛会,欢娱满越台。家家人胜节,一一小年杯。生菜青丝出,陈醪白玉开。食盘邻曲馈,香杂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