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咏物
神游
仙境
山景
哲理性句
豪放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觉性的作品,名为《题汪水云诗卷》。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寄托胸怀的诗作。诗人开篇即写“细读燕云吟,静听流水琴”,通过对燕云歌曲和流水之声的细致体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接下来的“神游八极高而深”则显示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其中“八极”指的是天地四方加以上下,代表了空间的无限延伸,“高而深”则象征着心灵的深邃和思想的高度。随后的“龙溪玉山犹谷响”、“燕歌吴咏轰雷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同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响乐,既有静谧的山谷回声,也有如雷鸣的燕歌与吴咏,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人中龙,天外鹤”则是对超脱尘世、翱翔高空境界的描绘。诗中的“挟泰山,擘华岳”显示了诗人胸怀壮志,想要掌控天地万物之势态,而非仅止于个人修养。中间部分“醉吟不管天地窄,尧桀谁能分善恶”,则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善恶是非的胸怀。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古代圣君尧、桀的提及,以及对善恶标准的质疑,展现了其对于道德评判的豁达与超然。最后,“云阁麟台一笑间,招得赤松归碧落”则是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自我超越。这里的“云阁”、“麟台”都是仙境之所,而“赤松”出自道教传说,是长生不老的象征。整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一笑之间,即可达到与神灵交流,招引仙境降临的人生理想。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是宋代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