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
谷
歌
(
其
二
)
兄
为
俘
虏
受
困
辱
。
骨
露
力
疲
食
不
足
。
弟
为
官
吏
马
食
粟
。
何
惜
钱
刀
来
我
赎
。
情感
怀亲
亲情
战争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光辉的主题。通过“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两句,描绘了一位兄长作为俘虏所遭受的苦难,骨瘦如柴、体力耗尽、食物匮乏,生活极其悲惨。这种描述让人不禁心生同情,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产生深深的感慨。紧接着,“弟为官吏马食粟。”一句则转向了另一端,展现了官僚阶层的奢华生活,他们作为官吏,不仅衣食无忧,还能享受马匹的待遇,过着与兄长截然不同的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也引发了对权力与财富分配不均的思考。最后,“何惜钱刀来我赎。”一句表达了对兄长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在面对如此巨大的不公时,为何不伸出援手,用金钱或权势来赎回受苦的兄长?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拷问,也是对整个社会伦理和责任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传递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善良与社会中的不公,激发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猜您喜欢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八)
宋·左纬
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