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抒情
怀古
季节
夏天
情感
悲伤
夏日山水景色
旅行描述
佛教场所抒情
描述变迁之
炎夏风景
孤寂感伤
行旅感慨
古寺境象呈现
大自然之壮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古寺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崎岖五六州,夏行今欲雪”描绘了诗人穿越多山崎岖之地,夏季却仿佛即将迎来冬雪的景象,暗示旅程的艰难与不寻常。接着“乱山出已尽,平地心目豁”写出了山峦逐渐消失,眼前展现出开阔平地的景象,让人心胸为之一宽。“晴日午未温,霜云晚如泼”描述了天气的变化,阳光虽好但午间并不温暖,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仿佛要倾盆而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暗喻了人生境遇的变幻莫测。“萧疏秦树远,旷荡周原阔”通过远处稀疏的树木和广阔的周原,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孤独感。“径竹掩招提,门庭苦凄飒”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被竹子遮蔽,寺庙门前显得格外凄清冷落,暗示了寺庙的荒凉与人迹罕至。“廊低不可步,壁朽何堪剺”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部的破败景象,低矮的走廊无法行走,墙壁腐朽不堪,给人一种衰败之感。“岁月惊转头,是非纷若栉”表达了时间飞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现在、对错与是非的反思。“行归聊可悲,再出尤凛冽”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即使再次出发,面临的也将是更加严酷的挑战。“用此免饥寒,谋生一何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以及对自己谋生手段的无奈与自嘲。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与智慧。

猜您喜欢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