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抒情
怀古
赞美新居
隐居生活
写景
风月

赏析

此诗为清代韩菼所作《送砺岩洗马移家石公山次悔庵韵》。诗人以“乍脱朝衫赋《遂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卸下官袍,归隐山林的情景。接着,“青螺一点卜幽居”,以“青螺”比喻山峰,生动描绘出选择一处幽静之地居住的画面。“菜根咬得当何肉,虫篆窥来半禹书”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古代文化的追求。“菜根”象征着朴素的生活,“虫篆”指古代文字,通过“窥”字,展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吞却五湖无蒂芥,联将三益有樵渔”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自由自在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五湖”泛指广阔的天地,“三益”指的是益友、有益之事、有益之学,诗人希望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成长。最后,“此时风月从吟弄,幸惠新诗并起予”表达了诗人享受自然美景,创作诗歌的心境,同时也期待着朋友能给予新的灵感与作品,共同分享这份诗意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自然、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