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写水
秋天
抒情
情感
思乡
思思念念
赞美
菊花
场景

赏析

这首诗名为《清波引·秋橹》,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诗人通过细腻的听觉描绘,展现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听风听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者回柔橹"则描绘了舟行水上,桨声轻轻摇曳的动态画面。"酒亭灯暮",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旅人的孤独。"向远递秋响,知在鱼天何处",远处的秋声与鱼鸟的世界相呼应,引发无尽的遐想。"愁满空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而"雁儿语"则增添了离别或思乡之情。接下来,"霜波晓路"和"摇梦向那岸去",描绘了清晨的霜露和梦境中的归途,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水边人寤,数声过红树",写的是岸边的人被桨声惊醒,看到红叶飘落,更添凄凉。"何年买渔艇,单唱云山韶濩",诗人想象自己归隐江湖,过上渔歌生活,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以"试指船背斜阳,菊花开否"收尾,借景抒情,问及菊花是否已经盛开,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秋夜的景色和声音,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