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湿
离别
送别
咏物
写景
山水
宫怨
怀古
抒情
节制
节气
离情
爱情
季节
秋天

赏析

这首《戚氏》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京城的画面。开篇"嫩寒天。钿箫吹起凤城烟",展现了早春时节的轻寒与繁华,笙箫声中弥漫着京城的烟雾。"拂柳穿花,舞台惊蝶,影翩翩",生动描绘了柳絮纷飞、蝴蝶起舞的场景,人物的行踪如影随形,引人遐想。接下来的"芳筵。镇留连",描述了宴席上的欢乐与不舍,"飘零赢得伴婵娟"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陪伴的珍贵。"紫骝乌帽轻俊,歌尘一道碍香鞯",通过骏马和歌声的形象,传达出离别的氛围。"鸾帕题句,貂裘换酒,离愁忽堕尊边",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暗示了酒中的愁苦。"示我图画清妍"至"当日妃子,华清浴罢,腻染冰莲",则引入了历史典故,借温泉和华清池的传说,寄寓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下片"往事都成梦"至"废苑鸣蝉",感慨时光流逝,昔日宫殿如今只剩下冷落与哀鸣,"春冷万花深处",以春天的凋零象征世事变迁。"把红心点点付啼鹃",以杜鹃鸟的啼叫表达无尽的思念。结尾"君看树密攒钿,波圆拭镜,黛映眉峰敛",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怕隔花人比天涯远",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牵挂。"又斜阳、孤骑黔关",再次强调了离别的凄凉,"漫等闲,湿尽青衫",写出主人公的感伤与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词人对京城繁华与衰败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深切体验。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