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写花
咏物
秋天
赞美桂花
情感
怀古
写景

赏析

这首诗名为《天香·白桂花》,作者为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诗中以白桂花为引,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神秘的景象。"爪雪银痕,肤云玉气"形象地刻画了桂花的洁白如玉,仿佛覆盖着霜雪的痕迹。"鍊颜饮罢铅液"暗指桂花的纯净,犹如炼化后的铅液般剔透。诗人将桂花置于琼楼仙境,暗示其超凡脱俗,即使被贬下凡,依然坚守清净之道。"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写出了桂花在秋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则将桂花的香气与月宫仙子相联,增添了神秘的想象空间。"几度娥池潮汐"提及嫦娥和桂花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月宫的意象。"照三生影还明白"表达桂花能映照出人的前世今生,"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则借桂花暗示了某种失落的美好。最后,诗人感叹尘世纷扰,唯有桂花的空灵之美,"万劫修成最空色",象征着历经磨难后的超然。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桂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凉透单衫,满身是月"以个人感受收束全篇,给人留下清凉皎洁的深刻印象。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