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
秋节
爱情
怀古
情景交融
自然
宇宙天文
情感情怀
七夕节
秋天
男女情感表达
古今怀旧

赏析

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词人丁亥年返回吴门后,与友人共度七夕的情怀和感慨。开篇“更能消、几番秋泪,银河将变眢井”,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暗示了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接着,“流云一夜声如水”以云声比喻流水,渲染了夜晚的宁静,而“不许天孙安枕”则寓言了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幽梦省”至“秋信到斜领”部分,词人通过梦境将自己比作海上仙人,暗示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现实中的寒冷和星辰移动提醒他秋意已深。“通天表,肠断南朝沈炯”引用南朝诗人沈炯的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哀叹。“神仙富贵俄顷”揭示了人生的无常,词人感叹即使神仙也有富贵转瞬即逝的时候。接下来,“人间总有痴儿女,岁岁针楼祈请”表达了对世间痴情男女的同情,他们每年七夕仍在期盼团圆。“欢易迥”至“对坐惜光景”则描绘了词人与友人共度佳节,尽管欢聚短暂,但仍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又有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在七夕之夜的独特心境。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摸鱼儿·七夕依石帚体并韵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正人閒、辍犁停杼,生机荒尽墟井。双星有巧何从乞,空自北窗高枕。浑不省。听儿女青红,惯把瓜果整。秋心本冷。柰金虎号风,石鲸咽雨,愁绪彀人领。通天表,归计休题沈炯。沧尘偏感俄.....
七夕
明·黎邦瑊
鹊桥惟此夕,灵境信奇哉。天上双星度,人间绣阁开。秋风下桐叶,夜雨湿莓苔。为问乘槎者,仙源几日回。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其二)
隋末唐初·许敬宗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山中七夕,限韵得「廉」字(其一)
明·张煌言
青山诗思入秋添,愁对双星韵漫拈。纨扇自来惊少昊,云軿何处御飞廉?七襄枉乞天孙巧,五纬虚传汉使占。要识太清尘秽净,莫将河鼓拟香奁!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宋·薛映
汉殿初呈楚舞时,月台风榭镇相随。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銮舆百子池。
洞仙歌·七夕立秋
清·王士禄
明河此夜,隐隐微云掩。织女皇姑又相见。问千年嘉会,乌鹊填桥,谁怂恿、不遣灵期汗漫。楼中人叹绝,况值迎秋,一叶梧桐落阶畔。正念远伤离,那得闲心,拈素缕、鸳针双穿。想荡子、回.....
诉衷情近·七夕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彩桥驾起,又算秋期一会。罡风已坏牛宫,愁雾复妨茧税。天上近多尘累。密誓浓欢,想换从前态。瓜筵启。敢请双星置对。簇新花样,早拜仙家赐。人閒世。幻云幻雨,翻腾穷矣,后将何继。.....
夜合花·七夕前二夕遣伻返锡感赋
清·华胥
无泪堪挥,有愁难寄,几番梦冷江枫。焦阴渐老,犹将书卷重封。银河近,故园通。早归心、惊落秋空。更凝睇处,新蟾半吐,凉叶梧桐。痴儿娇女还同。应在峰前候雁,树杪看篷。锦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