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写景
写花
抒情
赞美
夏日
荷花
哲理
思乡
情深义重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赏莲,追忆濂溪雅趣的宁静画面。首句“何年白社种青莲”,以“白社”点出环境的清幽,与“青莲”相映成趣,既暗示了莲花生长的环境,也预示着高洁之气。接着,“君子堂开俨昔贤”一句,通过“君子堂”的开张,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缅怀与敬仰,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文化氛围。“逃暑共寻泉石约,采芳重结水云缘”两句,生动描绘了夏日避暑时,朋友们一同探寻清泉与奇石的乐趣,以及在水中采摘芳香植物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同时,“水云缘”一词,巧妙地将水与云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飘渺而神秘的意境。“郫筒香注流霞满,仙掌珠擎湛露圆”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赏莲的场景。通过“郫筒”这一器具,将莲花的香气比作流霞,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仙掌珠”与“湛露”则分别象征着高洁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品质的赞美。最后,“三径不知身已隐,尚从濂洛问真诠”两句,借用了“三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已归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同时,通过“濂洛”(指濂溪周敦颐和洛学程颢、程颐)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向往与探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赏莲、追忆古人雅趣的宁静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