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使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友情
夏景
赞美
读书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松林中的幽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以及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首句“傍山带流卜幽居”,点明了隐士选择的居住地,依山傍水,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虬松偃蹇环轩除”描绘了松树盘根错节,枝干苍劲的姿态,环绕着居所,增添了自然的野趣和生命力。“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居生活的清凉与舒适,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声,仿佛是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品质,如同珍贵的美玉,自在地在松林间游走,不受世俗束缚。接下来,“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描述了隐士的生活日常,读书于轩中,周围是山水的美景,充满了诗意与雅致。“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表现了隐士在灵感涌现时,以诗歌抒发情感,其意态如同春云般舒展自如,充满生机与活力。“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进一步强调了居所的清静与空灵,以及隐士在此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最后,“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表达了对隐士可能被外界发现、被迫离开隐居生活的担忧,同时也鼓励他若有必要,应积极面对,顺应时势,不犹豫不徘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充满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