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别
情感
秋节
日常生活
公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外出时对家人的思念与承诺,以及对归期的坚定。首句“别后柴门莫乱开”,既表达了诗人离家后的谨慎与牵挂,也暗示了家人的担忧与期待。次句“公家科役日相催”,点明了诗人外出的原因是公务繁忙,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应对各种事务,体现了古代官吏生活的艰辛与压力。第三句“家人若问归期候”,直接引出了家人对于诗人何时能归家的关切,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最后一句“蚕茧缲时去定回”,则以一种轻松而充满希望的方式回答了归期的问题,暗示了诗人虽然公务繁忙,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回家的渴望和计划,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他将结束公务,回到家人身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与责任感,以及在公务与家庭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人情味。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