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湖
杂
感
》
二
十
首
(
其
十
七
)
珠
衣
宝
髻
燕
湖
滨
,
翟
茀
貂
蝉
一
样
新
。
南
国
元
戎
皆
使
相
,
上
厅
行
首
作
夫
人
。
红
灯
玉
殿
催
旌
节
,
画
鼓
金
山
压
战
尘
。
粉
黛
至
今
惊
毳
帐
,
可
知
豪
杰
不
谋
身
。
写景抒情
咏物
怀古
边塞
豪放
赞颂
山水
城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畔的一幅华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的装扮与地位的尊贵。首句“珠衣宝髻燕湖滨”,以珠光宝气的衣饰和精致的发髻,勾勒出女子的华丽形象,她们在湖边聚会,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情。接着,“翟茀貂蝉一样新”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装饰品的新颖与高贵,仿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南国元戎皆使相,上厅行首作夫人”两句,将场景扩展至更广阔的背景,暗示这些女子不仅仅是普通的贵族,她们可能与权力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能在某些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上厅行首,即在重要场合中担任领导或主持的角色。“红灯玉殿催旌节,画鼓金山压战尘”描绘了一种壮观而充满活力的场面。红灯与玉殿的对比,以及画鼓与金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某种庆典或仪式正在进行,而“催旌节”则可能意味着活动的热烈进行,或是某种荣誉的传递。最后,“粉黛至今惊毳帐,可知豪杰不谋身”表达了对这些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她们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这里的“粉黛”指的是化妆,而“毳帐”则是指简陋的帐篷,这种对比显示了她们虽然身处奢华之中,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对她们个人魅力的赞赏,也是对她们智慧和情感深度的认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独特的风采和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这一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钱谦益
265首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长安春望二首(其二)
明·张元凯
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閒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繁花总异人间色,众乐能传天上声。盛世有谣同击壤,可知无筑和荆卿。
许真君铁柱
唐·李翔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