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秋节
写景
亲情
中秋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昭阳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秋色的丰富。首句“中秋节,记得在昭阳”,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昭阳二字仿佛带人步入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万顷水烟涵月影”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中秋之夜的月影映射在万顷水面之上,水面上的月影与天上的明月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里的“涵”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水面的广阔,又形象地描绘了月影的深邃与悠远。“孤村灯火照秋光”则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村落,灯火在秋光中闪烁,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孤村二字,既突出了村落的独立与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犹侍两高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孝顺之情,以及在节日里不忘家庭责任的情感。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的价值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背景,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