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晦
日
同
王
惠
州
王
础
尘
连
双
河
诸
公
集
石
公
精
舍
送
秋
同
限
蕉
字
松
字
二
首
(
其
一
)
黄
花
开
尽
转
无
聊
,
处
处
园
林
战
绿
蕉
。
顿
觉
朔
风
凝
玉
露
,
不
知
明
月
变
凉
宵
。
郊
西
满
目
登
新
稼
,
物
外
何
人
识
后
凋
。
想
到
北
庭
冰
可
折
,
最
分
寒
燠
是
今
朝
。
写景
秋天
怀古
抒情
田园
写风
写物外
情感
佳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丰富情感。首联“黄花开尽转无聊,处处园林战绿蕉”描绘了秋天花落之后的萧瑟景象,黄花凋零,园林中只剩下绿色的芭蕉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一种空虚和寂寥之感。颔联“顿觉朔风凝玉露,不知明月变凉宵”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静谧。朔风凛冽,凝结成晶莹的露珠,而明月之下,夜色似乎也变得更为凉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颈联“郊西满目登新稼,物外何人识后凋”转向对农事的描写,郊外的田野上,新稻已熟,一片丰收的景象。然而,在这自然的繁华背后,又有谁能理解那些不显眼的、默默承受岁月变迁的事物呢?这里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尾联“想到北庭冰可折,最分寒燠是今朝”则将视角扩展至更广阔的北方,想象那里的冰冻足以折断万物,以此强调当前季节的寒冷程度。同时,通过对比,突出了今日之寒暑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