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

)

写景
山水
抒情
地点
赞美
夏日
雅集
情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联“十二栏干砌碧瑜,四周流水入萦纡”以十二栏干和环绕的流水起笔,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灵动的空间感,碧瑜般的栏杆与流水的蜿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的画面。接着,“似登海蜃烟中阁,同探骊龙颔下珠”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眼前的景致比作海市蜃楼中的阁楼和骊龙颔下的珍宝,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赞叹之情。海市蜃楼象征着虚幻与现实的交织,骊龙颔下珠则寓意着珍贵与难得,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吴越提封馀一览,人天境界岂云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眼前的景物与历史、哲学相联系,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以及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吴越之地的历史遗迹与眼前的景象相互映照,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最后,“巡檐渐有凉风入,觅句徐行得自娱”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收尾,凉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爽,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漫步中寻找诗句,享受创作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融合了历史、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