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写景
赞美自然
果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广袤的田园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郭外三千亩,欲以贸朝饘"一句,表明诗人拥有广阔的土地,并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丰盛的收获,以换取早晨的美食。这里的“郭”指的是城墙之外,即郊区;“朝饘”则是早上的饭食。接着,“繁蔬既绮布,密果亦星悬”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园中的景象。“繁蔬”指的是茂盛的蔬菜,“绮布”形容其生长得如同华丽的织物;“密果”则是结实紧密的果实,“星悬”则是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悬挂着。这些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不仅使景物栩栩如生,更增添了一份诗意与美感。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给自足农业生活方式的赞美。沈约作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佳作。

沈约

273首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