禋
雅
(
其
一
)
紫
宫
昭
焕
,
太
乙
微
玄
。
降
临
下
土
,
尊
高
上
天
。
载
陈
圭
币
,
式
备
牲
牷
。
云
箛
清
引
,
栒
虡
高
悬
。
俯
昭
象
物
,
仰
致
高
烟
。
肃
彼
灵
祉
,
咸
达
皇
虔
。
宗庙祭祀
神秘
哲理
典礼
仪礼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创作的《禋雅》其一。沈约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这在他的诗歌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充满了神圣庄严之感。“紫宫昭焕,太乙微玄。”开篇便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天地之奥秘,紫宫指代天界,昭焕意味着光明显赫,而太乙则是道教中的一位高级神灵,其神秘莫测被描绘为“微玄”,表现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这一句则进一步加深了祭祀活动的庄严气氛,神灵从天界降临凡尘,而人类则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载陈圭币,式备牲牷。”诗人详细描写了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圭是古代用作礼器的玉石,币则象征着财富与权力,而牲牷则是用于祭祀的动物,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和行动,展示了人们对神灵供奉之勤。“云箛清引,栒虡高悬。”这一句中,云箛指的是挂在天上的丝带,用以连接人间与天界,而栒虡则是古代用来捆绑牲畜的索具,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与神圣。“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诗人通过描述祭祀中向下俯视和向上仰望的动作,以及祭品燃烧产生的香烟,增强了祭祀场景的生动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与敬意。“肃彼灵祉,咸达皇虔。”最后两句则总结了整个祭祀活动的宗旨,诗人希望通过这次庄重的仪式来获得神灵的恩赐,并且确保这种精神上的沟通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皇天。沈约在这首《禋雅》中,不仅展现了其对古代礼制与祭祀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借由诗歌之美,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沟通人神的精神追求。
沈约
273首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唐·祝钦明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其五)庆和
唐·赵光逢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秉兹一德,禋于六宗。钦夤宝命,恭肃礼容。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绝句六十四首(其四十五)
宋·张伯端
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通身圣,无限龙神尽失惊。
郊庙歌辞·明皇祀圜丘乐章·寿和
唐·不详
崇崇泰畤,肃肃严禋。粢盛既洁,金石毕陈。上帝来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祉,宝祚维新。
熙宁以后享庙五首(其三)禘祫孟享、腊享宗正卿升殿用《正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进退有容,服章有仪。匪亟匪迟,降登孔时。
雍熙享先农六首馀同祈谷(其四)亚献用《正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歆兹洁祀,以应祈年。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序入破第一奏
唐·不详
真宗开妙理,冲教统清虚。化演无为日,言昭有象初。瑶台肃灵瑞,金阙映仙居。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
佛日范子宣朱汝修过斋中
明·黎民表
多病谬为趋府吏,对君何异在家僧。散朝微雨清丹地,卧阁千峰拥翠层。图佛岂知成白首,修心犹未到初乘。宗雷旧似能相逐,销尽莲花半夜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