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事
近
芦
酒
醉
人
难
,
待
展
薄
衾
孤
宿
。
烛
影
摇
摇
清
夜
,
满
风
帘
残
菊
。
关
河
寒
近
落
微
霜
,
归
计
尚
难
卜
。
客
梦
总
然
无
据
,
笑
几
回
蕉
鹿
。
抒情
秋节
写景
写酒
怀乡思归
叹世感怀
赏析
此诗《好事近》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芦酒醉人难”以芦酒为引子,暗示了主人公在深秋季节独自饮酒的情景,酒虽能暂时麻醉心灵,却难以真正消除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接下来“待展薄衾孤宿”,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蜷缩在被子里的画面,突出了孤独感。“烛影摇摇清夜”一句,通过摇曳的烛光,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主人公思绪的飘忽不定。“满风帘残菊”则以残菊映衬出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衰败,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与哀愁。“关河寒近落微霜,归计尚难卜”两句,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归家之路的迷茫与不确定。这里的“关河”泛指边远之地,“微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严寒,与“归计尚难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客梦总然无据,笑几回蕉鹿”两句,以梦境和寓言故事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态度。梦中的一切虽然美好,但终究是虚幻的,如同“蕉鹿”之梦,让人在欢笑之余也感到一丝无奈与悲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深秋季节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