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花
写景
写鸟
写秋
写蜜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两句,诗人以轻盈的步态在晴朗的天空下漫步,寻找着菊花的芬芳之地。这里,“游飏”一词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寻芳”则显示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接着,“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与菊花的亲密接触。诗中的“带声”指的是蜂飞鸣叫之声,而“连影”则是比喻蜂舞于菊丛间,仿佛有形的身影与菊花的香气相随。下片,“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这里,“去住”指的是蜂在空中自由飞翔,有时停留,有时前进,而“沾馀雾”和“顺过风”则形象地描绘出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两句,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心态表达了对自身与自然界未能完全融合的遗憾。这里,“终惭”表明诗人的内心有所不满,而“异蝴蝶”则是指蜂与蝶在自然界中的不同生存状态,且它们与梦魂相通,隐喻着诗人对自己不能如同蜂蝶般自由自在地融入大自然的感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蜂采菊蕊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致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生灵之自由生长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自身与大自然未能完全契合的自我反思。

耿湋

168首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