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怀
祖
心
禅
师
弥
天
觉
路
竟
孤
攀
,
满
月
毫
光
想
别
颜
。
舍
利
不
缄
金
口
偈
,
袈
裟
投
老
玉
门
关
。
清
斋
硕
果
悬
春
署
,
故
国
梅
花
指
雪
山
。
寄
语
辽
城
千
岁
鹤
,
祇
园
无
恙
待
师
还
。
写景抒情
怀念故人
咏物言志
清秋记怀
山水
送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心禅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联“弥天觉路竟孤攀,满月毫光想别颜”描绘了禅师独自攀登觉悟之路的孤独形象,满月的光辉仿佛在回忆与禅师分别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颔联“舍利不缄金口偈,袈裟投老玉门关”运用了佛教中的象征手法,舍利象征着禅师的智慧与成就,金口偈代表其教诲,而“袈裟投老玉门关”则暗示禅师的离去,如同远行至遥远的边关,充满了对禅师离去的不舍与怀念。颈联“清斋硕果悬春署,故国梅花指雪山”转而描写禅师生前的生活与精神追求,清斋生活象征着禅师的修行与淡泊,硕果悬春署则寓意着其成就与影响如同春天的果实,令人赞叹。同时,将故国的梅花与雪山相联系,既展现了禅师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其精神世界的高洁与纯净。尾联“寄语辽城千岁鹤,祇园无恙待师还”以辽城的千岁鹤为喻,表达了对禅师的深深期待与祝愿,希望禅师能够平安归来,继续在祇园(佛教圣地)传法,延续其精神与智慧的光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对禅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猜您喜欢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自嘲
明·林大春
翠竹迎风舞,山童见客呼。如何清夜月,清兴半分无。
送离大师还鼎湖
明·岑徵
閒云同去住,忽向故山归。江雨随行锡,梅花点戒衣。前期不可问,念别语依依。后夜如相忆,钟声隔翠微。
次胡□□送施友政诗韵四首(其二)
明·谢晋
水榭风亭处处宜,清尊闲话晚凉时。莫辞醉卧屏山月,他日重过未有期。
留别刘南洲(其二)
明·解缙
待我悬车返故山,相从吹笛月明间。鹭江螺浦寻渔伴,便胜神仙共往还。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送江水曹还远馆诗
南北朝·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